![]() |
(二○○五年八月十二日) 同志们: 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三次会议暨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现场会经过一天半的紧张工作即将结束了。这次会议在山东省建设厅、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建委的大力支持下,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会议各项议程。下面,我代表质量安全司对会议作总结,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会议基本情况 昨天上午,徐波同志总结了全国建设领域两项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部署了全国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分析了今年上半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并提出了下一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山东省建设厅领导、青岛市政府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二司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海员建设工会的负责同志也做了重要讲话,对建设部上半年建筑施工安全土产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上海市建管办、青岛市建委有关负责同志把本地区开展的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向与会同志做了经验介绍。 昨天下午,在青岛市建委的精心组织下,与会同志实地考察了青岛市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地,增加了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感性认识。 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大会进行了分组讨论。同志们踊跃发言,讨论非常热烈。与会同志普遍认为,徐波同志的讲话对16项许可工作总结实事求是,对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对标准化工作的部署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特别是徐波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对做好下一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讨论期间,与会同志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献言献策,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也提出了许多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会同志还对大会提交的三个待议文件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大家在讨论期间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会后我们将,归纳整理,认真研究。 二、关于下半年的建筑安全生产工作 根据司里研究的意见,结合大家分组讨论情况,我再强调一下今年下半年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具体工作。 (一)咬住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努力完成工作目标 今年年初,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2005年全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比2004年下降3%的工作目标,同时针对中央企业,特级资质企业,以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控制指标。今年上半年,各地区紧紧咬住安全生产控制指标,通过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近期,部分地区接连发生建设工程重大安全事故,个别地区的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有所上升,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各地要积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在监管工作中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努力完成施工安全工作目标。一要重点抓事故高发地区。在认真分析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基础上,确立事故高发的重点监管地区,加大层级监督力度,督促有关建设主管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要重点抓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透过安全事故表象,分析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找准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对于监管体制不顺,市场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增强监管工作的力度。 三要重点抓多发的事故类型。今年上半年,全国的事故类型是以高处坠落、施工坍塌为主,各地要针对本地区多发的事故类型,大力开展专项整治,确保不突破今年的控制指标。 四要重点抓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指导方针,各地要采用科学手段加强风险管理,认真开展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把重大危险源处于可控状态。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把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公示及监控工作作为避免本地区发生重大事故的有效途径。 (二)完善两项许可制度,加强动态监管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和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制度是两项新设立的行政许可制度,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制定配套文件逐步完善。今年6月份,我部组织开展了两项许可专项检查,针对检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草拟了《关于全国建筑领域两项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作为待议文件征求了大家意见。各地也要在符合行政许可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两项许可制度,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 这次会上,与会代表对三类人员资格互认问题非常关注,会后我们将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打破行业界限,促进全国统一建筑市场的建立。 前一阶段各地两项许可的工作重点是资格审查和证书核发;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应当转为两项许可工作的日常监管。首先要建立日常考核管理制度。按照行政许可法确立的“谁许可、谁负责”的原则,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探索两项许可日常考核管理办法,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暂行办法》及《四川省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违章扣分管理暂行办法》,采用违章、违规扣分制,加强对企业和三类人员的日常考核管理。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尽快建立两项许可日常考核管理制度,加强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行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实行差别化管理,加大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和三类人员的抽查频次,对受检企业和三类人员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其次要建立两项许可监管信息系统。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我部已经将直接实施的十四家中央企业的两项许可结果和有关情况在建设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网站进行了公示。上海等地也结合施工企业的安全诚信记录,建立了企业及三类人员考核的数据库。各地要逐步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监管信息系统,及时公布施工企业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情况及行政处罚情况,便于公众查阅和社会监督。 第三要建立外埠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沟通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具有流动性特点,如何力,强对外埠企业两项许可管理是目前许多地区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抓紧建立外埠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沟通制度是当务之急。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外埠企业及三类人员,各地应当将企业和三类人员的违法事实、处理建议及时抄告发证机关,同时抄报建设部:发证机关应当根据认定的违法事实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并将处罚决定抄报建设部。 (三)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今年下半年我部的工作重点,徐波同志在讲话中就如何开展此项活动做了总体部署,我想再强调以下几点: 1、进一步提高认识 在建筑领域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精神,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基础建设,是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双基”工作、落实企业责任主体的基本途径。尽管当前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是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高发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安全生产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大多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等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施工安全教育不到位;另一方面是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也有一些是规章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事故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平时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做不到严、细、实,势必增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自觉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标准;有利于促进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有利于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对于建筑安全监管部门而言,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转变;从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转变:从以控制伤亡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各地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认识。 2、制定配套文件 《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作为本次会议待议文件征求了大家的意见,会后我们将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尽快下发。各地要根据《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制定本地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稳定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地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先从解决制约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入手,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要求。 3、完善法规标准 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法规标准建设是基础。徐波同志在昨天的讲话中强调,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企业自觉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的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包括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日常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等在内的每个环节、每个流程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企业规程和责任制,实现与安全生产相关联的每个层级、每个岗位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各地要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等为基础,逐步完善有关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各地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中,要与IS0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lS0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和OSHMSl8000系列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与文明工地、达标工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在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不断拓展和延伸。 4、实行试点引路 全国建筑施工企业有八万多家,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员,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是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关键,也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选择条件好的地区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再全面推开。今年年底前,我部将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摸清建筑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难点和重点,总结成功经验,树立一批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企业”、“样板工地”,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路作用,稳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开展。 5、依靠科技进步 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目的是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类事故,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我们的安全工作,除了在行政管理、政策法规、执法监督等方面做好工作以外,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高度重视科技进步推动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建筑施工安全工作不是有无科技含量问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科技进步是杜绝安全事故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各地要充分提高认识,积极组织研究开发安全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改善施工现场环境和作业条件。一要改善施工工艺,减少和消除危险作业。比如在结构和设备吊装时,将构件及设备上的各种附件和附属设施在地面组装好,将大量的高处作业变为地面作业,减少高坠事故的发生。二要实现安全防护设施工具化、定型化、装配化、标准化。上海市在这方面工作很有成效,积极引导企业研发了21种定型化、工具化的安全防护设施,目前已经在全市推广使用。三要淘汰危及安全的设施、设备和施工技术。各地要严禁企业使用危及安全的施工技术,并淘汰老化陈旧的设施、设备,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的基础上。 (四)关注和改善农民工作业、生活环境 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约3200万人,占从事建筑施工人员总数的90%以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每年还将会有大量新的农民工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以来对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和身心健康非常关注,建设部今年也把改善农民工作业、生活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先后制定了《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土标准》,并与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我们提交这次大会讨论的《关于进一步改善建筑业农民工作业、生活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健康的通知》将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各地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积极探索改善农民工作业、生活环境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作业、生活环境;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建筑业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建立建筑安全群众监督员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建立发展工会组织,进一步加强建筑业农民工队伍管理。 (五)进一步明晰安全监管责任 徐波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厘清责任范围。强化责任体系的总体思路,明确提出要理顺四个关系,即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职能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近期我部将与国家安全土产监管总局联合发文,明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在今年上半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中,我们将事故统计口径分为大口径的建筑业事故和小口径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监管范围内的事故。各地要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分解,安全事故的统计口径、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等方面,积极主动与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明晰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六)完善建筑安全监管机制 今年6月1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李毅中局长一行来我部调研,汪光焘部长、黄卫副部长与李毅中局长就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座谈。双方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建筑安全监管职责等方面达成了共识。近期,安监总局起草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五项制度》,目前正在征求我部意见,这五项制度分别是定期通报制度、工作协调制度、整改报备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综合评价制度。这五项制度很好,是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我们也应很好地借鉴。为进一步完善建筑安全监管机制,在纵向上,我部将与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在原有工作制度基础上,借鉴上述五项制度,创立更加有效的工作制度;在横向上,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确立的统分结合原则,我部将与铁道、交通、水利等专业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增强建筑安全的监管效力。 这次会议大家对待议文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请大家回去后继续认真研究讨论,在8月底前将书面修改意见反馈我司。这次会后大家要将这次会议精神及时向厅领导汇报,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最后,我代表质量安全司感谢各位联络员在百忙之中参加此次会议!感谢山东省建设厅、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建委为本次会议付出的辛勤努力!感谢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监管二司、中华全国总工会海员建设工会负责同志光临指导!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