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开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新局面
青岛市建设委员会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是整个国民经济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控意识和自控能力低,主管部门的监管力量不足,使施工现场各类安全隐患始终难以根除,并长久地困扰着政府监管部门。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按照建设部、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在山东省建设厅、建管局的直接指导下,青岛市建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探讨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问题,并于今年初正式实施。经过这几个月的实践,青岛市“标准化安全管理”收到了良好成效。
  一、 标准化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新理
  念青岛市建筑施工实行的“标准化安全管理”,借鉴了现代工业在生产的经验,将标准化管理引入到建筑工地,以建筑精品工程、确保质量安全为最终目标,整合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管理、工程监理、队伍管理及合同管理等6大要素,编制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使各项管理工作互相渗透、互为作用,成为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传统的、散乱的、笼统的各项管理措施,进行重新揉和、锤炼、整合、使之系统化、明晰化、做到突出细节、环环相扣、易于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对照操作执行;同时,根据新的施工技术发展形势,制定了新的安全生产要求,在推行标准化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青岛市建委确立了“管理理念人本化、场容场貌秩序化、工作流程程序化、监控手段数字化”的目标,围绕强化施工现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决定利用三年的时间,使全市建筑工现场安全生产全部实现标准化管理。
  二、以强化安全教育为先导,实现安全管理人本化
  强化安全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在安全教育中,我们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标准化安全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职工夜校制度化
  建筑工人中农民工占了绝大部分。为保护弱势群体,将工地变成工作之家,我们把开办职工夜校作为标准化安全管理的重要经组成部分,与团市委、安监局、卫生局、公安局等8个部门联合创办了建筑工地职工夜校。各部门利用业余时间,免费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劳动技能及职业道德、法制观念等方面的综合培训。农民工在我市打工期间,不但从经济上得到实惠,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开阔了眼界。目前,我市职工夜校的举办,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凡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的工程,都按照标准化安全管理的要求,开办了职工夜校。
  (二)安全教育通俗化
  建筑工人整体素质偏低,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差,是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在的突出问题。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采用单纯的理论说教,往往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一些新颖、活泼、生动的教育形式,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市建筑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自行制作《安全就是生命》VCD教育片3000余盘,免费发给各施工现场,作为对工人安全教育的必学内容。教育片全部选用现场的真实镜头,采用通俗、活泼、诙谐的语言,突出局部、细部的具体标准,通过工人正反两方面的实际操作演示,直观地讲授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知识,讲解哪些是正确的做法,哪些是错误的做法,使工人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安全警示人性化
  以往到施工现场,看到的大都是“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严禁违章操作”等硬性安全警示标语。实施标准化安全管理后,施工现场全部是“工地是个大家庭,工友合力保太平”、“安全规则人人遵守,幸福生活时时拥有”以及“与安全牵手、让幸福常有”、“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处处安”等既有哲理,又仍人性化的安全警示用语。人性化的安全警示用语使工人更加容易接受,更容易从心灵上引起触动,起到比硬性示用语更好的安全警示作用。同时,为确保工人上网前防护用品佩戴标准化、自我警示教育标准化,在施工现场工作区的入口处,设置了安全警示镜和安全防护用品配备、佩戴示意图,并有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检查、纠正。今年,我市为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配发了统一标准的桔黄色工作服和安全帽,通过此举,既有效地解决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的问题,又提高了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在安全巡查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三、以改状况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实现场容场貌秩序化
  在标准化安全管理中,我们对“人、机、料、法、环”五大生产要素做出具体要求,为彻底扭转社会对建筑施工现场“脏、乱、差”的传统印象、实现场容貌秩序化、塑造全新的行业形象奠定了基础。
  (一)强化文明施工标准化体系建设
  文明施工是建筑安全生产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长期以来,关于文明施工方面的标准、要求和处罚等,一直没有系统、完状况的、细致的法律依据和具体规范。《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对现场的施工围挡、场容场貌、临建设施、卫生管理和环境管理等,都重新做出了明确的标准、规定,并强化了细节、局部的要求。比如,对厕所蹲位之间隔墙的高度、便池的饰面,两个“灭鼠屋”之间的距离和“捕蝇笼”的设置等细微之处,我们都有严格的尺度,体现了青岛市建委对建筑工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建筑工人在工地上有了家一样的归属感。为配合标准化工地的推进工作,我市今年以市长令形式出台了《青岛市建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若干规定》,为标准化工地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突出临建设施的标准化
  临建设施最能反映施工现场的文明程度。针对施工现场实际,我们开发了大到宿舍、办公室、食堂、厕所、淋浴室、卫生室、娱乐室、吸烟室、饮水室,小到警示镜和各类标牌的,具有统一模数,便于周转的系列产品,从今年开始,在全市施工现场全面推广,凡是新开工工程的临建设施,一律采用具有保温、安全、美观性能的装配式彩钢活动房,围挡墙一律采用彩钢板围挡。通过设施的标准化,一方面使施工现场达到整齐划一、规范有序,改善了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保证了安全,同时大大提高了临建设施安装使用的周次数,降低了临建设施的成本,尤其是避免了使用砖砌临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材料浪费,使建筑施工向循环经济跨越。
  四、以制度化、规范化为手段,实行流程程序化
  流程程序化是标准化安全管理的核心要求和根本保障。我们通过开展标准化安全管理,使企业对应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何种程度明明白白,促进安全管理环环相扣、层层把关,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
  (一)全面实行安全管理“从零工作法”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典型的动态管理过程。为确保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全过程、全方位的受控,市建委建立了建筑安全“从零工作法”制度,从管理人员到各类操作人员每天的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起各级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以及安全管理质量的评价体系。坚持建筑安全生产每天从零做起,做到七个到位,即每天的防护技术方案审批到位、班前安全教育到位、安全技术交底到位、工人的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到位、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安全监控检查到位、事故隐患整改到位,全面落实管理责任。我们统一制作了“从零工作法”日志,要求项目经理、安全人员及监理工程师等有关人员每天做好记录,及时消除隐患,改进工作,确保安全管理“零”缺陷、安全防护“零”隐患、安全生产“零”事故。
  (二)全面实行计分考核制度
  管理标准侧重了对企业的行为管理,对需要重点监管的环节、工作标准和各方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确保落实,在前几年对项目经理计分考核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对施工监理企业及项目经理和工程总监进行全面计分考核,凡是年度内累计扣分达到相应分数的,分别予以强化教育培训、全市通报批评、限期承接工程、降低资质等级、取消职业资格处理,并通过建管信息网进行曝光。通过这一制度,落实了施工、监理两个企业的责任,调动了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两个现场管理关键人物的积极性。
  五、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现监控手段数字化
  打造数字监管,通过科技进步提高政府的监管效能,通过科技进步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对安全生产的自控意识和自控能力,是实施标准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
  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工地规模逐年增大,仅市内四区的建工程项目就达1500余个,而市建委的安全监管人员仅有20余人,靠以往的由安全监管人员跑工地这一传统管理方式,以现有的管理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对全部施工现场的有效监控,为解决人员少,工程多这一突出矛盾,我们开发了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
  市监控中心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可同时监控多个施工现场,每个工程根据现场状况装有数目不等的摄像头,可对工程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同时该系统可实现与施工现场的直接对话,及时指出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另外可通过系统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及时提出管理要求。信息管理系统涵盖了需要监管的所有重点内容,要求施工、监理企业将日常监管的危险源、影响工程安全生产等各类要素,真实、完整地记录到信息系统中,并发送到市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企业和主管部门可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管理状况和责任履行情况,并通过分析、总结、准确把握施工现场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管理,持续改进现场管理。
  通过这一系统实现了我们监管方式的跨越,有效地解决了监管人员不足的问题,安全监管人员可随时、直观、同步地监控多个施工现场,根据监控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大大提高了监管效能。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自控意识和自控能力。由于主管部门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对施工现场形成了极大的约束力,有效地解决了主管部门到现场检查时,现场搞得好一点,检查过后又不按标准施工的被动状况。另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就可对现场进行检查和指导,不需要建筑物上爬上爬下。同时,施工企业公司可通过本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和管理,形成了施工现场、施工企业、主管部门三位一体、高度联动、实时监控的有效管理体系。
  青岛市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安全管理工作,已在全市全面推开,施工现场安全形势持续改观。我们坚信,在部、省的指导下,通过开展标准化安全管理,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必将产生一个全新的局面。

 

(来源:中国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