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编委会 总顾问:郑一军 顾问:齐 骥 张青林 徐义屏 编委会主任:金德钧 编委会副主任:王素卿 李秉仁 肖家保 编委会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士昭 丁 浩 丁洁民 马自强 韦忠信 王子宗 王 宁 王立平 王有为 王早生 王金森 田世宇 田 威 白玉渊 刘廷彦 刘 灿 刘洪涛 吕华祥 吴之乃 曲俊义 杜 波 余 波 郑春源 陆红星 陈英松 李友才 李怡厚 宠宝根 赵如龙 易 军 周子范 张兴野 张秀丽 张 桦 洪 波 袁湘江 胡绍学 顾宝和 徐 波 曹估裕 彭向峰 翁玉耀 葛 黎 编写统筹组: 徐 波 万建一 修 璐 李德全 高笑霜 申月红 王果英 赵宏彦 李燕鹏 沙凯逊 陈起俊 徐晓冬 方天培 文群高 李进峰 鞠小华 王家善 张秀东 编撰分工: 第一章:沙凯逊 陈起俊 第二章:高笑霜 第三章:高笑霜 第四章:李德全 第五章:王果英 责任编写单位: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单位:《建筑经济》杂志社
目 录
第一章 成就与问题: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现状 一、本报告的研究范围 (一)国际主流的建筑业概念 (二)我国建筑业的一般概念 (三)本报告中建筑业的概念 二、建筑业及相关产业改革与发展成就 (一)建筑业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二)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三)产业结构实现不断优化 (四)技术进步实现稳步提高 (五)新的建设体制初步形成 三、建筑业及相关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收益水平低下 (二)资金运作能力不强 (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 (四)转机建制尚未到位 (五)国际建筑市场占有率过低 (六)建筑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七)建设管理体制仍需改革 第二章 机遇与挑战:中国建筑业市场形势预测 一、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发展 (一)建筑业发挥着资源配置的枢纽作用 (二)建筑业发展与宏观经济 (三)投资服务需求对建筑业的影响 二、建筑市场前景展望 (一)国民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增长阶段 (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三)城市化进程加快提供新的市场空间 (四)西部开发战略开拓新的广阔领域 (五)公用事业改革推动建筑业产业升级 (六)加入世贸组织带来崭新发展机遇 三、建筑市场环境变化 (一)新的思想观念和战略思维 (二)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改革趋向 (三)市场服务需求的巨大变化 (四)建筑交易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 (五)日趋严峻的国内外竞争挑战 第三章 产业经济性:中国建筑业结构调整战略 一、中国建筑业产业结构的经济性分析 (一)建筑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经济性 (二)建筑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三)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分析 (四)建筑业产业布局结构特点 (五)建筑业产业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二、中国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一)发达国家的建筑业产业结构模式 (二)中国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方向 三、中国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选择 (一)建立充分竞争的市场运行机制 (二)加快建筑企业兼并重组 (三)加强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 (四)提升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 (五)抓住“走出去”的战略机遇 第四章 企业竞争力:中国建筑业结构调整目标 一、准确把握结构调整定位 (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实践 二、积极塑造企业关键竞争要素 (一)依靠技术构造独特优势 (二)增强融资能力占领国际市场 (三)实施市场战略扩大经营领域 (四)注重信誉品牌树立企业形象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活经营机制 (六)改革用人机制获取发展后劲 (七)推行科学管理确保质量效益 三、优化竞争要素,重组价值链 (一)价值链重组的作用 (二)取得企业竞争优势的路径 (三)整合集团优势,强化经营功能 (四)虚拟企业在建筑业的发展 (五)企业重组内外部资源的实践 第五章 引导与服务: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与行业协会 一、放松规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减少行政审批,放宽准入限制 (二)打破市场封锁,开放建筑市场 (三)依法加强监管,强化清出机制 (四)区分投资来源,分开管理方式 二、建立机制,培育和规范市场环境 (一)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 (二)改革造价管理,修订收费标准 (三)建设信用体系,推行风险制度 三、加强服务,引导建筑业结构调整 (一)推行总承包和项目管理 (二)引导建筑业运用信息技术 (三)支持建筑业开拓海外市场 (四)推动建筑业企业的重组 四、增强自律,突出行业协会的作用 (一)行业协会的概念和性质 (二)建筑业行业协会的作用 (三)我国建筑业行业协会运作情况 (四)我国建筑业行业协会不足之处 (五)行业协会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编 写 说 明
2003年4年,为筹备中国建筑业发展形势分析研讨会,建设部决定由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牵头为会议编撰《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并拟定了《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编委会组织方案。同月,编委会投入工作。 由于时间紧迫,编委会确定了在现有的行业改革和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报告的编写方法。因此,除了组织少数同志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专门的写作之外,编委会调集了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论文、报告,并设计和展开了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现有报告即是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可以说,报告的内容是全行业多年研究、探索、实践的结果,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及众多关心行业发展的同志的作品汇聚。报告末附上了报告参考文献,由于参考文献浩繁,可能还有间接引用的成果未能列入。在此,我们对于所有的作者表示深深谢意。 由于时间紧、资料不会、缺乏研究基础及成果组织等方面的问题,报告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报告中所引用的案例,也不能够保证是全行业最优秀精彩的,在行业、地区、企业类型的覆盖上也难以求全。欢迎行业内外对报告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对于观点有误的地方提出批评指正意见,以帮助我们将报告做得更臻完善。
编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