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悬挑脚手架调研情况
为全面贯彻《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进一步规范悬挑脚手架的安全技术管理。市安监总站组织有关人员从2001
年年底至2002年三月先后对本市7 个地区的10
施工企业施工现场悬挑脚手架及有关悬挑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验收等管理情况进行调研,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悬挑脚手架由于能较好地适应施工作业特殊环境、场地小的工地,又能保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不影响施工进度及悬挑脚手架材料反复周转使用成
本降低等优点,目前采用悬挑脚手架从事施工作业的工程逐渐增多。
2、悬挑脚手架的悬挑结构由悬挑梁和脚手架二部分组成,目前施工现场悬挑梁(架)结构大致采用钢管、型钢二种材料制作。随着市安监总站沪建
安监总(2001)第013号《关于贯彻建设部新颁发的两个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通知》下发后,钢管悬挑梁正逐渐减少。
3、悬挑梁(架)结构目前大致有斜拉式、下撑式、单挑梁三种形式。
(1)斜拉式:型钢悬挑梁外挑端部同钢丝绳或硬拉杆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同建筑物预埋件斜拉连接。
(2)下撑式:用型钢制作成三角型支架,其斜撑为受力压杆,支架的上下支点与建筑物连接固定形成悬挑支承结构。
(3)单挑梁:用一根型钢(工字钢、槽钢)作悬挑梁,内伸入端部通过连接件同楼面预埋件固定。
二、悬挑脚手架的搭设
各施工现场基本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搭设,经实地测量分别为:
1、悬挑脚手架步数最小的8步,最高的16 步,与建筑物的间距均在0.3-0.5之间。
2、悬挑脚手架的步高为18M、步宽1M,主柱纵向间距最小为1.5M、最大为2M,平均为1.7M。
3、悬挑脚手架的连墙拉结点水平间距最小为3.6M、最大6M,平均为4.35M.
4、立杆底部的固定一般采取在槽钢(工字钢上)焊接外径略小于脚手架立杆内径的长约60-70mm,接插件供搭设脚手架用。或在悬挑梁立杆位
置上焊接内径略大于立杆外径的插座。
5、悬挑梁的固定形式:斜拉式、下撑式,极大多数通过与预埋在建筑物墙面上的预埋件用螺栓或焊接同悬挑梁(架)连接固定。单挑梁的固定采取在其伸入建筑物的后支承座同楼板预埋件固定。
6、大部分建筑物的转角、楼梯、阳台等特殊部位,搭设的悬挑梁(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有的根本无针对性的设计计算和措施,出现悬挑脚手架部分立柱无支承座。
三、悬挑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
1、 编制形式:目前编制悬挑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有二种
(1)由施工工地委托分包单位编制悬挑脚手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然后经委托单位及其上级公司主管部门审批认可后实施。
(2)由施工工地负责编制悬挑脚手架施工组织
设计方案,经上报认可后实施。目前大多数为第二
种方法。
2、 设计计算
(1)悬挑脚手架设计计算项目不齐全
a. 悬挑梁同建筑物连接点未作验算。
b. 建筑物转角阳台、楼梯口等特殊部位悬挑梁无设计计算方案,悬挑脚手架连墙拉结力未作验算。
(2)设计计算不正确
a. 悬挑梁是一个受剪受弯的结构,但在设计计算时未考虑剪切应力的影响,未按第四强度理论验算截面的综合应力值。
b. 验算悬挑梁时取L/150容许挠度值不符合(JGJBO-2001)要求。(容许挠度L/400)
3、设计图纸
(1)无悬挑脚手(架)设置总平面图。
(2)悬挑梁(架)同建筑物连接的构造(包括预埋件)无详图,如挑梁与楼层板连接,挑梁支撑座埋件的连接构造,连杆拉结埋件等。
(3)建筑物的转角、楼梯、阳台等特殊部位无设计计算及施工的图纸。
4、制作悬挑梁(架)及连接件所采用的材料无材质要求。
5、施工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对悬挑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核不严。
四、检查验收
1、对悬挑梁(架)固定连接的预埋件未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悬挑梁(架)制作安装后验收项目,内容及质量要求不明确齐全,无鉴别焊件质量的手段。
3、参加验收人员不齐全,编制设计、审批人员未参加验收,未按设计规定要求分段分项验收,验收记录不齐全。
五、存在主要问题
1、编制的悬挑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不完整,不能正确指导施工人员制作安装搭设悬挑梁脚手架确保质量。
2、审批悬挑脚手架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把关不严,对存在不符合有关规定设计要求的方案未给予及时纠正,影响了悬挑脚手架的整体安全可靠性。
3、编制、脚手架等管理程序不规范。
4、施工企业领导对在编制实施悬挑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过程中,存在各种隐患的危险情况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的重视。
六、对策措施
为尽快规范悬挑脚手架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安装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一)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现场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都必须采用型钢或定型桁架制作悬挑梁或悬挑架。
(二)凡从事悬挑梁制作安装的焊工,参照沪建建管(99)第045号关于实行建筑钢结构制作与安装企业电焊工持证上岗的通知要求,实行持双证上岗制度。
(三)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拟定悬挑梁设计计算规定、结构要求,逐步实行悬挑梁定型化、工具化、系列化。
(四)规范悬挑梁架的设计计算,规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审批的程序,实行有序管理。
(五)健全悬挑脚手架的检查、验收制度。
来源:市安监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