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了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在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本文探讨了现阶段安全管理信息化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问题的相关思考,分析了当前安全管理信息化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应用层面使用率较低、信息化理念不强、技术人员差距大、投入不足等问题,并从实际现场安全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同时分享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措施
1 引言
根据相关学术研究表明,任何事物由手工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存在着一条客观的发展道路和规律。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也必将遵循此规律进行发展,了解这个发展道路和规律必将指引我们更好的去了解安全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路径,同时也会促使我们更好的利用安全管理信息化为工程建设服务。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总结概括了信息化系统的发展道路为六个阶段,也称作“诺兰的阶段模型”。该模型强调,任何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在传播阶段,企业的其他部门看到了应用计算机的益处,也开始效仿;在控制阶段,因为企业发现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政,开始对信息化进行协调、控制,以求得更好的应用效果;在集成阶段,企业看到仅仅是控制还不够,需要寻找一种更好的发展方法,这就是发展集成化系统发展;在数据管理阶段,随着企业中的各类重要数据增多,企业认识到,数据才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资源,需要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数据进行合理管理,促进其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在成熟阶段,企业把信息化作为一种商业上的战略手段来加以应用。
2 安全管理信息化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工程建设施工时事故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行业,由安全事故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与日俱增,在施工成本中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因此,落实和发展好安全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信息化技术在我国也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1995年4月,我国建设部批准了《全国建设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决定在全国工程建设领域开展信息化建设,2001年2月,建设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领域信息化这一概念,并于2001年下达了制定建设行业系统相关软件通用标准的文件。我国从工业发达国家引进项目管理的概念、理论、组织、方法和手段,历时20余年,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年来,安全管理信息化在工程建设信息化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安全管理信息化是将隐患排查和风险分级管控作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核心诉求,将风险辨识、评估、管控融合到安全管理信息化中,让信息化作为一种监控、管理手段,将相应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打造出一种创新的安全监管方式。安全信息化建设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各类风险管控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全管理信息化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隐患转化为事故的风险,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通过信息化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工程建设期间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从而优化、改进安全管理措施,实现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
3 安全管理信息化在工程建设实施中的困难
3.1 安全管理信息化在应用层面使用率较低
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使用目前大多停留在管理层面上,同时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推广也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项目部作为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使用主体缺乏最直接的内推动力,直接导致项目部的使用率大多比较低。由于各级安全生产监管单位都在构建自己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在项目部出现了多平台同时使用的现象,同样的安全管理情况可能要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反映,这种多平台共存的局面无形中增加了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也增加了他们的抵触情绪,这也间接导致了安全管理信息化在项目部使用率较低的情况。
3.2 安全管理信息化理念不强
现阶段,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出现重进度、轻安全的现象,即使“安全第一”的理念在不断渗透到项目建设管理当中,但是在项目管理者的意思形态里面往往存在进度大于安全的情况。项目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第一往往只限于口头表达,这必然导致安全信息化的落实应用流于形式,这也是导致安全管理信息化理念不强的因素之一。现有的安全管理信息化方式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但是项目部管理人员的人数有限,这必然导致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抵触情绪,同时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不能完全渗透到项目建设时期的安全管理之中,这也导致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安全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理念缺乏,这也是导致安全管理信息化理念不强的又一因素。
3.3 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技术人员差距大
安全管理信息化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这必然需要配备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去推进、完善此项工作。但就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项目建设单位不会选择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从事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当我们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工作在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层面遇到困难时便无法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去快速处理问题,项目部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素养偏低,在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一旦遇到技术问题便不能及时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加以解决,从而影响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这也是项目部层面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率较低的一个原因。
3.4 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投入不足
从传统思维模式来看,安全管理是只有投入不会产生收益的,现有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也只是规定了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比例,并没有明确规定安全管理信息化投入的具体资金。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投入与其带来的效果没办法进行量化,这也导致管理者对安全管理信息化投入的信心不足。安全管理信息化的规划建设与后期维护经费没有形成长效化的保护机制,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并存,这也间接导致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所带来的红利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这也是信息化在安全管理模式下应用的困难之一。
4 加强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有效措施
4.1 有效提高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使用率
基于现阶段安全管理信息化在项目层级使用率较低的现象,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通过管理手段来提高使用率。在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安全管路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的是保证整体安全工作的规范性,明确安全管理信息化只是辅助项目安全管理的一种手段,是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更好的实现本质安全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使安全管理信息化有效融入到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中,可以将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使用情况纳入日常考核范围,用常态化的管理方式更好的规范信息化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4.2 加大安全管理信息化理念灌输
信息化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相比,信息化是一种高效的资源,它的共享性、增值性、可处理性、多效性,使其对于安全管理有更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到信息化下的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严格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转变,只有项目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得到改变,对信息化在安全管理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更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去运用安全管理信息化。在项目安全管理实践中,我们可以借助相关实际工程案例,假定工程在建设中使用安全管理信息化和不使用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两种情况下,分析、归纳项目建设中所获得的实际综合效果,以此来促进项目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从而可以驱动其主观意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使用,以此来推动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使用。
4.3 储备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人才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安全管理信息化将在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同时安全管理信息化将向着专业化、技术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安全管理团队的专业技术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储备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来强化安全管理新技能,组建高效的安全管理信息化专业技术团队来应对新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时,首先要将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理念灌输给安全管理人员,同时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将具体的信息化手段应用到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以此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
4.4 确保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长效投入
有关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问题已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做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专款不尽专用的问题。因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以用制度进行明确规定并保证切实得到落实,将安全管理信息化投入的具体情况纳入到安全生产费用的具体名目中。同时要建立起安全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建设、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的长效投入机制,以此确保安全信息化的常态化使用。
5 结论
本文探讨的是现阶段安全管理信息化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问题的相关思考,针对工程建设施工中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信息化的手段入手,对安全管理进行统一化,规范安全管路程序,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将信息化的手段加持于安全管理中,可以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从而产生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因而,要明确阻碍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管理应用中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安全管理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