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学:加强风险管控 确保安全生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当前,全国上下尤其是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都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时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领域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但通过近期到各地调研发现,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差距较大、不尽人意。因此,这里我想根据个人的学习和实践,谈谈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强安全风险管控、搞好安全生产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特别是针对一些地方、行业领域和单位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强调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李克强、马凯、郭声琨、王勇等党中央、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也多次强调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了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的重要论述和指示制度化、政策化、措施化、具体化,《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安全风险管控,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科学合理确定企业选址和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区空间布局。高危项目审批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条件,城乡规划布局、设计、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加强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危产业转型升级。位置相邻、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地区和行业要建立完善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体系,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实行风险预警控制,有效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企业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制定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尤其是关于坚守生命红线,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建立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关口前移等重要指示要求,是安全生产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说,抓安全风险管控对比单抓重大危险源监控而言,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加有效。因为重大危险源涉及的行业领域窄、总体数量少,且都是静止的,而安全风险点涉及的行业领域多、总体数量大、许多是动态的,事故概率大。加强对安全风险点的管控亦包括对危险源尤其是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所以,强调加强安全风险管控,既体现了突出重点、防范在先的原则,又扩大了防控覆盖面,这对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发生十分有利。再加上隐患排查治理,形成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将会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回过头来看,以往所有事故的发生,都是源于对安全风险的管控不力和对隐患的排查治理不力。然而,我们这么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前的那些年,往往是偏重了对隐患排查治理的强调和组织推动,而未有认识、未有重视、未有强调更没有有效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而隐患排查治理总是存在一些不认真、不及时、不全面、不彻底的问题,所以导致事故多发频发。是习近平总书记洞悉本质、高瞻远瞩,站到更高更深更远更广的角度,提出并反复强调加强安全风险管控问题,深刻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规律和特点,抓住了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指出了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真谛,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毋庸置疑,加强安全风险管控,是坚守生命红线、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需要,是在新常态下保证和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安全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平安中国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大量事实和实践也充分证明,抓住了安全风险管控,就是牵住了安全生产的“牛鼻子”。而谁认识高、见识早、行动快、抓得紧、做得好,谁就会主动,谁那里的安全生产就会稳定向好、越来越好;反之就被动,就会重特大事故频发。所以,我深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的重要论述和指示及《意见》要求去做,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就会越来越好,《意见》提出的安全生产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二、当前我国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现状

就安全生产工作而言,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事故总量大幅度下降,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单就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而言,总的看来,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及《意见》对此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后,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尤其是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开始重视并着手进行研究,开展了相关工作。如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甘肃金川公司等地方和单位,他们和一些科研机构结合,率先对本地区、单位的安全风险点进行了辨识、认定、分类、评估并分级分档进行了管控,收到了良好效果,且创造出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方法和经验。还有上海市在同济大学建立了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就整体情况而言,工作正在起步,行动仍很迟缓,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一)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一些领导者、管理者和社会成员尤其是企业员工,思想还没有完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不正确认识,甚至认为不存在安全风险这个概念和安全风险管控问题;(二)缺乏顶层设计、系统研究、统一标准、具体规定、宏观指导和总体部署;(三)概念不清、内涵不清、界限不清,类别混淆,弄不清什么是安全风险、什么是危险源、什么是事故隐患,甚至把安全风险点和重大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等同起来,混为一谈,所以嘴上谈管控,但不知道管什么、从哪儿管、怎么管、谁来管;(四)不懂得也未有开展对安全风险点的辨识、认定、评估、分类和管控工作;(五)一些单位和地方部门风险意识、安全意识、管控意识淡漠,没有建立管控机制,没有落实管控责任,没有有效管控措施,没有实施有效管控,没有进行有力监管,甚至根本不管控不监管;(六)应急管理不力,缺乏应急预案、缺乏应急演练、缺乏应急人员、缺乏应急装备、缺乏有力领导和指挥,所以一旦风险失控导致事故发生后,不能迅速、有力、有序、有效施救,导致事故扩大、造成严重后果。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所以近年来因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力导致的各类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远的不说,如2016年6月26日某地高速公路上发生的客车碰撞燃烧起火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就是一起典型的对安全风险点和高安全风险营运行为管控不力导致的事故。具体说就是,对于长途客车这一安全风险点、这一在高速公路上载人行驶的高安全风险营运作业,完全没有管控:一是驾驶人休息时间严重不满足安全驾驶要求,尤其是该驾驶人不但驾车,还担负带团游玩的任务,长时间睡眠不足,体力精力都严重不够,是典型的疲劳驾驶,所以在驾车时打盹,直至撞车后才醒来;二是安全锤放置不符合规定(放在驾驶人座位左下侧储物箱内),因此发生事故后无法取出,导致乘客不能破窗逃生;三是个人车辆注册在一个其他民营公司里,该公司只收费而不管理,未按规定对事故车辆进行安全检验,且向公安机关搞假备案;四是车辆动态监控装置已损坏,未进行维修,无法正常定位;五是非法违规办理旅游包车客运标志牌;六是超员行驶,且应急预案不切实际,又没有进行过应急演练;七是当地相关部门安全监督管控不力。又如2017年2月5日某地的一个足浴中心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也是一起对安全风险场所管控不力导致的事故。主要问题:一是相关责任单位没有安全风险管控意识,思想严重麻痹;二是事故单位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气设备缺乏检查、维护,致使电热膜导电部分发生故障产生局部过热,加之散热不良、热量积聚、温度升高引起火灾;三是事故单位对无人使用的2号汗蒸房未有安排相关人员看护,起火后未被及时发现,加之汗蒸房内使用可燃材料和化学材料,着火后产生大量毒气;四是事故单位未有对服务人员和顾客进行逃生自救互救教育培训,未有应急预案,未有进行逃生疏散演练,所以发生火灾后不能有效逃生;五是事故单位以弄虚作假方式通过消防审批许可,且违背消防法律法规,不按有关整改要求擅自将汗蒸房投入使用;六是未有资质的装修公司,却非法承揽装修工程且擅自使用未经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存在严重质量安全缺陷的电热膜;七是设备供应商伪造检验报告,冒用HOT-FILM品牌,将存在严重安全质量问题的电热膜销售给用户,设计公司和消防公司违法违规出借资质证书复印件、印章、图签等,为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足浴中心项目通过消防审批验收提供了便利;八是有关部门安全监督管控不力。总之,此类因安全风险管控不力导致的事故案例举不胜举。

三、安全风险的种类及其等级划分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谈:

(一)什么是安全风险。

风险二字,大家常说,如政治风险、廉政风险、金融风险、投资风险,等等。我们要弄清什么是安全风险,首先应弄清什么是危险及安全与危险的相互关系。大家都知道,所谓“危”就是不安全,所谓“险”就是可能发生的灾难。简言之,危险就是不安全,有发生灾难的可能性或概率。安全与危险是一对矛盾,相依存在。一方面,双方相互反对、排斥、否定,安全度越高危险势就越小,安全度越低危险势就越大;另一方面,安全与危险相互依存,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向对方转化的趋势。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安全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绝对安全的状态是不存在的,系统的安全是相对于危险而言;安全标准是相对于人的认识和社会经济承受能力而言,抛开社会环境和生产力水平谈安全是不现实的;生产力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社会环境是在不断改变的,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人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对安全机理和运行机制的认识和把握也在不断深化。危险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事物一诞生危险就存在,中间过程中危险势可能变大或变小,但不会消失,危险存在于一切系统的任何时间和空间中。如金融风险防范不力就可能发生金融危机一样,所谓安全风险,顾名思义,“风”就是漂浮不定,“险”前边已经讲到。二者加在一起,就是可能发生或遭受的事故灾难,或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其后果的组合。在安全生产领域,安全风险是个统称,具体风险体现在某一点上。而风险点是指可能发生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设备、设施、场所、部位、行为、活动等,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人为地消除,也不会因为人为治理而消除。安全风险点和事故隐患不同,隐患是指设备及设施、作业场所等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或漏洞,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隐患是动态的、随时产生的、有时间段的,通过治理是可以消除的。如果对安全风险点、对带有安全风险的作业、行为、活动尤其是高风险的作业、行为和活动的安全管理不善不力,就会失控、就会产生隐患,而对失去控制的局面不能有力把控,对产生的隐患不能及时治理消除或对一时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做到“六落实”(责任、时限、方案、措施、资金、预案落实),就会使风险点被引发,突然非意愿地偏离正常状态,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坏和伤害,即导致事故甚至重特大事故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那么,风险点与危险源有什么区别呢?所谓危险源,我认为,它是指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相关规定辨识确定的危险场所、设备、设施等。具体讲就是指生产、经营、盛装、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场所、设备、设施和装置等。如生产易燃易爆品的工厂、车间、生产线,加油站、煤气柜、危化品储罐(区)等。而重大危险源就是危险物品的数量当量大或波及的范围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大,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上述场所、设备、设施及装置。一般地讲,风险点不都是危险源,而危险源一定是风险点。危险源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需要必须开设的场所和必须运行使用的设备、设施及装置,对它只能也必须实行严密的监控、精心的维护和精细的管理,以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正常运转,防止事故发生。如在运行中出现了隐患故障,必须立即整改消除,一时不能消除的,要停止作业进行整改消除或在“六落实”前提下暂时运转,抓紧整改消除。

(二)安全风险点的分类。

按照前面所述的一般概念,我认为安全风险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是场所类。如火车站、地铁站、公路客运站、公交枢纽站、渡口、码头、宾馆、饭店、商(市)场、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养老院(福利院)、体育场(馆)、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寺庙、教堂、俱乐部、影剧院、礼堂、歌舞厅、监狱(戒毒所)、网吧等。这些场所的潜在安全风险有:踩踏、火灾、触电、坠落、车辆伤害、雷(电)击、坍塌、滑坡、容器爆炸、锅炉爆炸、中毒、窒息等。

二是部位类。如悬崖上的公路、陡弯等危险路段,海(水)域、河流、桥梁、隧道、收费站、垃圾堆埋(焚烧)厂(场)、危房(楼)、老旧房屋、高架路(桥)、人防工程、有地质灾害的山体和易发泥石流的地段、矿山采空区、排土场、尾矿库等。这些部位的潜在安全风险有:高处坠落、撞(翻)车、沉(撞)船、坍塌、滑坡、火灾、洪灾、风灾、雷电灾害、机械伤害、踩踏、沉陷、溃坝、物体打击、泥石流等。

三是生产经营单位类。如煤矿、非煤矿山(含油气田),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单位,烟花爆竹生产储存销售企业、纺织(服装)厂、家具(木材)加工厂(库)、民爆物品生产储存销售企业、卷烟厂、造纸厂等。这些单位的潜在安全风险有: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透水、冒顶、片帮、跑车、坠罐、爆炸、物体打击、井喷、火灾、中毒、窒息等。

四是设备设施及装置类。如运营中的火(动)车、轮(游)船(客货船)、客货运汽车(特别是危险品运输车和长途大客车)、校车、电力设施、地上下燃水电气油管线(廊)、游乐设施、电梯、塔吊、危化品储罐、煤气柜等。这些安全风险点的潜在安全风险有:撞车、翻车、脱轨、撞(翻、沉)船、火灾、水害、爆炸、高处坠落、倒塌、触电、中毒、机械伤害等。

五是建设项目和工程类。如各种公用、民用地表建筑工程、工地,交通建设工程(高铁、高速路、地铁、城铁及其他车站码头等建设项目),水利电力建设工程、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建设工程等。这类安全风险点潜在的安全风险有:坍塌、冒顶、高处坠落、火灾、物体打击、滑坡、透水突泥、吊车倒塌、机械伤害、触电、淹溺等。

六是各种群体性活动类。如各种陆地、水上、空中体育赛事,各种大型游园活动,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演唱会、报告会,剪彩仪式、开工(学)典礼,以及其他各种群众性集会等。这类活动及行为的潜在安全风险有:踩踏、火灾、垮塌、淹溺、触电等。

(三)安全风险等级评估。

在对安全风险点进行辨识、认定、分类的基础上,应采取科学方法(风险矩阵法),对其发生事故的概率即可能性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进行评估,据此确定风险等级。

一是发生事故概率即可能性分析。

一般地讲,可根据评估期以前10年或更长时间,这些安全风险点发生事故的情况进行分析、研判、评估,大体可分为5档。

①基本不可能发生,就是在评估前未发生过。②较不可能发生,就是评估前偶有发生。③可能发生,就是评估前发生过,但很少。④很有可能发生,就是评估前发生频率较高。⑤极有可能发生,就是评估前发生频率极高。

二是对事故发生产生后果的严重性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国务院相关法规规定的事故等级,来确定风险等级。

一级:影响很小,就是无伤亡,有较小的财产损失,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二级:影响一般,就是造成3人以下死亡,中度财产损失(不足1000万元),有较小的不良社会影响。

三级:影响较大,就是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有较大财产损失(超过1000万元但不足5000万元),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四级:影响重大,就是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财产损失超过5000万元但不到1亿元,造成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

五级:影响特别重大,就是造成30人以上死亡和1亿元以上财产损失,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是各级各类安全风险点数量确定。按照上述分析,评估确定本地区、本行业领域或单位各类安全风险点数量、列出矩阵图,以便分级管控。

四、加强安全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前面已经讲到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重大意义,具体讲它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性、紧迫性、长远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我们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前面已经讲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加强安全风险尤其是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安全风险特别是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全面地加以贯彻落实。

(二)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要求我们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但依然相当严峻。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方陆续发生了多起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涉及城市中的工业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公共设施等多类城市要素和农村乡镇、村屯的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公共场所、生产经营厂(场)点等各领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切实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三)城乡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一是城市空间上的密集发展加大事故灾难的发生概率和后果严重度。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为充分提高产值,城市人口、建筑、道路、企业、管网和隐蔽工程等事故承灾体高度集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错综复杂,近年来发生的天津港2015年“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等,都因为城市密集发展,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事故发生概率和后果严重性。空间上的密集发展使得城市的脆弱性增加,事故灾难的链式效应增强,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凸显,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二是城市时间上的快速发展导致事故灾难多发。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早期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品储存场所和高层建筑等因安全设施陈旧、防火设计标准较低,火灾隐患较多;旧工业区等场所的部分建筑布局不合理、新建居住区及商业区逐渐与重大危险源企业毗邻,“城围石化”和“石化围城”现象严重;早期的地下管线(网)、排水设施、渣土受纳场等公共设施老化、高负荷运转现象严重。近年来发生的青岛2013年“11•22”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等重特大事故都突出反映出以上问题。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安全生产矛盾正在集中显现,同时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快速增长带来的新风险不断显现,存量安全风险点和增量安全风险点交织并存、复杂多样,城市安全风险管控难度进一步加大,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三是随着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广大农村经济体量越来越大,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新载体日益增多,加上农村出现的一些新特征新特点新情况,使农村的安全风险点大大增加,且呈现不断增长之势,加之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管控不力,使我国农村事故总量占全部事故总量的70%以上,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农村安全风险管控。

(四)城乡出现的新特征要求我们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结构出现新特征,表现为城乡一体化、人口密集化、设备大型化、工艺复杂化、运行高速化、高度关联化,以及交通枢纽(立体)化、建筑楼林化、路桥高架化、管网隐蔽化、企业园区化和“人口集中、功能集中、建筑集中、设施集中、生产集中、财富集中”的特点,加之经济社会活动密集多样,使安全风险越来越复杂、增大。如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工商贸企业事故风险、建筑施工事故风险、火灾事故风险、交通运输事故风险、人员密集场所事故风险、各类群体性活动事故风险等交织并存,且易产生连锁效应,若管控不好,就会发生重特大事故,若应急处置不当,容易衍生社会安全事件,影响城市乃至社会和谐稳定。如近年来发生的深圳2015年“12•20”渣土受纳场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等,都呈现出安全风险类型的多样性、突发性、关联性、连锁性、耦合性等特点,对城市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提出更高要求。与此同时,现在的乡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随着“三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也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表现为公路里程多、水运线路多、企业数量多、建筑工地多、旅游景点多、出行人员多、社会活动多,等等,这就造成了安全风险点大大增加,如不加强管控,势必事故频发。

(五)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我们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除前面讲到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外,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城市建设缺少统筹安全规划,对城市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诸如:城市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中对城市安全虽有涉及,但内容分散、各自为政,规划之间缺少协调,部分重点行业发展规划与相配套的安全基础设施缺乏统筹谋划及协同推进;现有立法中缺乏对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选址方面的明确规定,尚未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在企业安全选址方面,相关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规划许可和安全许可各行其是,关联性不足,难以真正实现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在安全方面的“源头把关”;高风险企业周边区域开发建设存在安全监管的真空区域,同时对于已建成的居民区等敏感防护目标存在搬迁补偿等方面问题,城区内高风险企业的搬迁工作举步维艰,等等。二是一些安全风险点的设备设施年久老化、失修失良,技术含量低、本质安全度低、安全保障能力低,有些甚至根本没有安全防控设施。三是安全风险管控水平较低,技术手段落后甚至缺失,诸如:缺乏系统的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尤其是城乡安全风险点底数不清;安全风险点内涵丰富,不同行业领域缺乏统一的安全风险点分级标准体系;安全风险研判的能力不足,以往事故经验教训的价值没得到充分利用,防控和监管手段落后,无力无法进行有效管控,等等。四是应急处置能力与实际安全风险匹配不足。五是相关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及社会公众安全与法制教育培训不到位,法纪观念淡漠,安全素质、风险管控素质、应急处置素质差,“三违”和非法违法问题突出。六是不同地区和行业领域存在的其他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告诉我们,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安全风险管控。

(六)人民群众对安全的期盼要求我们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平安的向往和对安全的期盼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对安全生产呈现“五高一低”特点:一是敏感度越来越高。特别是现代通讯手段发达,只要发生事故,人民群众总是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通过微博、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方式相互传播,很多时候在政府有关部门还没接到事故报告的情况下相关信息已经传播开来。二是关注度越来越高。不仅关注事故的伤亡程度,而且关注事故抢救、善后、查处以及政府、企业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可以说是全程关注。三是热切度越来越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关心、热心,参与支持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对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越来越关切。四是自觉度越来越高。全社会形成和正在形成自觉尽责、自觉到位、自觉改进、自觉提升、自觉监督的良好局面。五是期望度越来越高。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希望能够实现零事故,杜绝灾难发生,确保一方平安、国家平安、社会平安、人人平安。六是容忍度越来越低。广大社会公众对事故已达到零容忍程度,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往往引起社会的广泛议论和激烈批评。上述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安全风险管控、搞好安全生产,严防各类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下大气力做好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做好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任重道远,时不我待。我觉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一是要从前面讲到的六个方面尤其是多年来的事故沉痛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搞好安全风险管控的极端重要性,尤其要深刻认识到,包括安全风险管控在内的整个安全生产工作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安全生产治理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远、全局、战略高度来对待并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把安全生产尤其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纳入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审视、把握和推动。二是要通过宣传教育、巡视巡查、督促检查、考核考评、事故问责等各种途径,促进各级各类人员把思想尽快统一到中央要求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上来,真正树立“四个意识”,下大气力抓好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三是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做到以人为本,实行重大安全风险和安全生产事故“一票否决”。四是要把以往的事故管理思维尽快转变到风险管理上来,切实树立安全管理的核心就是安全风险管控、事先预防,安全监管重心就是对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预防工作的管理与监督的意识,从思想到行动都要尽快跟上来,坚持管源头、管过程、管环节、管重点、管要害,实现全员化、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全天候管控,坚决防止各类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发生。五是坚决防止和克服安全风险点辨识确认一经完成、安全风险管控一劳永逸的思想,坚持打持久战,随变随辨、随时认定、一生即管、时时控制、永不停息,并要努力构筑起长效机制,实现长控久安。

(二)不等不靠,抓紧开展安全风险点辨识、分类、评估、定级工作。一是要抓紧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搞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和总体部署。二是要抓紧法规标准制定工作。三是要不等不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运用好现有成果、整合好现有资源,发挥先走一步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四是要尽快开展相关安全风险管控的业务培训工作。五是要逐行业、领域、层级地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认定、分类、评估和定级工作。六是要把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同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标准化、安全科技进步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等有机结合起来。七是要加强宏观推动、微观指导和督促检查。

(三)加强领导,层层建立落实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制。一是要把安全风险管控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尽快行动起来,摆上议事日程,一把手要亲力亲为,组织专门班子开展相关工作。二是要根据安全风险等级、企业类型、业态状况确定管控单位。三是要以企业为主体,层层建立落实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制,直到班组、机台、岗位、人头。四是要落实行业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五是要落实属地安全监管责任。六是要落实综合监管责任。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考评奖惩。

(四)突出重点,制定并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要吸取以往教训,按照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安全风险点特点和以往发生事故的原因、种类、规模、数量、时段等,有针对性地、逐地逐级逐点逐项地制定并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如煤矿安全风险管控的重中之重就是防瓦斯爆炸。为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就要具体制定并落实以下管控措施:落实先抽后采、不抽不采方针;加强监测监控、加强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停产撤人;加强通风;做好设备防爆、人员管理;推广智能化开采技术等换人减人措施;领导干部下井带班,等等。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主要是加强现场监测监控,安装隐患自动报警装置,加强现场巡检巡查,严格动火作业和检修作业管理等。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重点是:在抓好驾驶人的教育、培训、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加强对乘客的安全宣传、告知和管理、监督,要求他们严禁携带危险品上车、系好安全带和监督驾驶人等;配好安全锤,加强交通工具质量检验、维护保养和隐患排查治理;搞好安检;严禁“三超”和违规挂靠;在确保安全标识齐全的同时,搞好道路安保工程建设,全面安装防护栏;安装GPS,实行全程跟踪监控;加强路面执法,等等。大型群体性活动安全风险管控,主要是针对踩踏、火灾、爆炸、垮塌事故,制定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如加强安检,搞好人员引导和疏导,控制人流和人员聚集场地;搞好现场安全巡查,安排公安武警等分兵把口、分头把守,各级领导现场值班;备好应急人员和物资装备,制定、公布应急预案并事先搞好演练,搞好警示教育和安全告知,等等。

(五)统筹规划,推进城乡安全发展的顶层设计。一是推进城乡安全风险管控顶层设计。积极适应新时代、新常态、新业态,统筹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布局,聚焦城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国家到地方,自上而下建立以城乡尤其是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以城乡安全综合规划为统领、以行业和领域专项安全规划为支撑的城乡公共安全规划体系,并将核心内容纳入各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二是严格落实规划布局准入要求。尽快制定有关高危行业安全选址规划控制的法规标准,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高安全风险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和安全领域其他有关许可之间的联动协调机制。三是相关部门要科学确定高风险企业的安全防护区,对安全防护区内的开发建设需要咨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的意见。四是在国家层面制定鼓励政策,从产业规划、安全保障、市场准入、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综合性举措,全面推动高风险企业退城入园。

(六)扎实推进,建立城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体系。一是制定城乡尤其是城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南,明确城乡中的各类安全风险类型、隐患类别,解决城乡安全风险管控中的“认不清”问题。二是开展城乡安全风险评估,全面辨识确认城乡尤其是城市安全风险点,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安全风险点、危险源数据库和决策分析系统,分类分级绘制城乡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解决城乡安全风险管控中的“想不全”问题。三是划分城乡主要是城市安全风险网格,根据辨识确认出的安全风险点类型、级别和拆分落实的监管部门、企业及岗位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职责,在对网格内各类单位的日常生产经营(营运)行为进行严格管控的同时,要对临时举办重大活动、新建实施重大工程以及其他新的变化,及时开展专项安全风险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建立城乡安全风险动态管理机制,解决城乡安全风险“管不到”的问题。四是按照城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职责划分,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安全风险点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五是要从风险点所在单位和地区做起,直至各地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控制和监督组织体系,切实做到无死角、无空当、无盲区。六是建立国家城乡事故灾难案例库,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城乡特别是城市安全运行重点及安全风险预警提供支持。

(七)加强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应急救援能力。一是要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努力形成上下贯通、纵横成网的工作体系和格局。二是要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由“点”及“面”,摸清地方、企业应急能力需求,针对区域性的应急能力不足问题,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等国家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实训演练基地建设。同时,搞好其他各类应急救援基地、队伍布局,配备专兼职救援人员,建立全国应急救援一张网。四是要加强装备建设,根据各类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风险点和不同应急救援队伍特点,按照精普结合、完善配套原则,配齐配好专业救援装备,尤其根据“大难险”事故,配备“高精尖”装备,并依托企业建立储备基地(点网)。在此基础上,创新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和调运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强化大型先进救援装备紧急运输机制,保障突发事故(件)下的应急物资的战略储备和调运。五是要建立地企、军地、地地、企企等方面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尤其要针对危化事故波及社会的特点,建立向公众告知机制。六是要开展基于城乡安全风险分析的应急能力评估方法研究,实现城乡应急能力需求紧密结合城乡安全风险构成,找准城乡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方向。七是要加强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尤其是从业人员应急素质,并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投入应急事业,促进群防群控、自救互救和齐抓共管。在此基础上,要组织好各类事故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和环境保护工作,搞好舆情监控、舆论引导和信息发布,做好善后和社会稳定等应急处置工作。